第三六一章 复校经费(2 / 4)

中国体育人 过关斩将 5249 字 2020-01-02

不行的话,就先建上几排简单的瓦房临时充当校舍,再不行就像在昆明那样搭草棚,等以后咱们有钱了,再推倒重新盖!”  就在此时,外面有人敲门进来。  “校长,外面有人找您。”  “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情?”张伯苓开口问。  “那人自称是从美国回来的,是受到仲述先生所托,专门来找您的,他还带了一封仲述先生的亲笔信。”  “仲述”是张彭春的表字,张彭春也曾经在南开大学担任过教授,所以南开的老师会称呼张彭春为最“仲述先生”而不是“张先生”,也是与张伯苓进行区分。  这次反倒是张伯苓微微一愣,虽然张彭春如今身在美国,但张伯苓与张彭春一直有联系,张伯苓从昆明来天津之前,还专门给张彭春发了一封电报。按说如果张彭春有事找张伯苓的话,可以直接发电报,犯不着专门找人大老远的从美国带封信给自己。哪怕是有急事,发电报也比找人送信更快。  可如今张彭春却专门找人带信,这让张伯苓意识到,张彭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而且还是那种法不传三人的事情。  “把人请过来吧。”张伯苓开口吩咐道。  不一会,一个长相斯文的中年人被请了进来,他见到张伯苓以后,立刻行礼道“您就是张校长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后,长相斯文的中年人才从包中掏出了一个文件袋,这个文件袋包裹非常严实,封口的位置竟然还用上了火漆印。  “张校长,张彭春先生让我将这个文件袋亲自交于您手上,您检查一下这文件袋可否完好。”中年人开口说道。  “真是烦劳先生了。”张伯苓开口道谢,并且检查了文件袋,的确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那名中年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便起身告辞了。而张伯苓则打开了文件袋。  里面有一封信和一个小文件袋,小文件袋也用火漆印封住,而那封信的信封上则写着“吾兄伯苓亲启”的字样,正是张彭春的笔迹。  张伯苓打开信封,仔细的看起了那封书信,随后他的表情凝固起来,紧接着脸上便出现了狂喜了色彩。  张伯苓慌忙的打开了那个小的文件袋,见到了里面的花旗银行本票后,顿时长出了一口气。  “哈哈哈哈……”下一刻,张伯苓忍不住的大笑起来。  没过多久,一名南开的教师急匆匆的敲门进来“校长,您没事吧?”  “我没事,就是太高兴了!”张伯苓开口答道。  “高兴?”对方一脸的蒙圈,要知道在不久之前,张伯苓还在为了南开大学重建经费的事情而苦恼,这才没过一个小时,怎么就开怀大笑了!  张伯苓则接着笑道“咱们有钱了,咱们有钱建学校了!之前不是想建图书馆么?现在要建起来!还有化学实验室,我们也要建!黄教授想买美国的实验器材?买,统统都买!还有操场,也要翻修,铺上好的煤渣,再修两座看台……”  “校长怕是为了钱愁坏了,得了失心疯了吧?”那人下意识的想道。  张伯苓也没有隐瞒,他开口说道“陈强给咱们送钱来了!”  “陈强?在美国的那个陈强?太好了,他总算没有忘了咱们南开!”那南开教师顿时面露喜色,随后开口问道“校长,陈强给了咱们多少钱?”  “十万块!”张伯苓伸出了十根手指。  南开教师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有些无奈的说道“校长,十万块虽然不算少,但现在物价飞涨,这十万块怕是远远填补不了我们重建南开的经费窟窿啊!”  “我没说法币,我说的是美金,十万块美金!”张伯苓开口说道。  “什么?十万块美金?我的天哪!这么多钱!陈强从哪里从来的这么多钱!”南开教师惊呼一声。  “即便是在美国,十万美金也是一个大数字,寻常人一辈子也攒不到这么多钱。陈强这些年在美国打拼也并不容易,估计这也是他这些年的所有积蓄了!我们更不能辜负了他,咱们要把南开建设的漂漂亮亮的,让南开成为中国最一流的大学!”张伯苓说着握了握拳头,随后接着道“去定几张去上海的火车票,我得亲自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