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飞刃材料(3 / 3)

纤维的制备,至少需要四到五天时间,考虑到机器运行停机等因素,真正出成果至少要等到一周以后。  庞学林他们今天要做的只是一个试验性运行,只需要制备出部分厘米级长度的样品,进行检测后,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会让反应黑箱进入大规模全功率制备阶段。  宣布制备开始正好也到了午饭期间,不过没人愿意离开控制中心,午饭专门由食堂的工作人员送过来,随便对付了一顿。  下午两点,首段28厘米长的碳纳米纤维样品下线,然后由项目组成员直接送往电镜中心,进行检测。  到了下午五点,该样品的第一批分辨率为35纳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以及分析报告出现在了庞学林的面前。  万易、李长青、徐兴国、许信诚他们也一个个凑了过来。  出现在庞学林他们面前的,是一根根整体排列的管状物集合。  图一为石墨衬底下的管状物整齐排列,显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方向单向一致,与预想中结果保持一致。图二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衍射谱,图中000l型衍射点很强,是由于正空间中平行于入射电子束的两壁上的平面族正好满足带轴定律。相反,hk0型点如图中的1010类点的强度则弱得多。另外,除了000l型以外的斑点都有明显的条纹,方向与管轴垂直,强度自hk0圆周向外减弱。而且这些斑点呈六边形排列,可归结为碳环的平面六角结构。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这些指示点两旁,还对称分布有卫星点,它们位于以倒易矢长度和为半径的圆上。这类卫星点产生于实空间中的螺旋结构及由此造成的效应……  图三左右两侧的投影并不完全对称,表明某些层片的层间距不相同。投影面的不对称性,反映出碳纳米管的管身并非标准的圆管结构,其截面可能多边形的切面结构。对于图三不对称得情况,可用图四b来解释。左侧d和右侧h值是不一样的。当图四再旋转90度,左右两侧便会产生对称的条纹  ……  庞学林看完扫描电镜报告,将它交给了旁边的万易,万易看完后,又交给了李长青。  然后这份报告在项目组成员中一个个传了一遍,最后传到了许信诚的手中。  “庞院士,怎么样?”  许信诚并非碳纳米管领域的专家,只能看个大概,不过从众人脸上的表情来看,他感觉得出来,这份样品的表现非常不错。  庞学林微笑道“我们往常如果制备宏量的大尺寸单壁碳纳米管,一般其取向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些取向一致的单壁碳纳米管,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实验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这台设备全功率运行时候的表现了,全功率运行的话,我们每小时能制备十公分以上的碳纳米管纤维,每天除去四小时的停机检修,剩下的时间一直保持运行,五天就能达到一米。我们看看,最后到底能制备出多长的单壁碳纳米管管材来。”。  一旁的万易也跟着点头笑道“反正我很有信心,只要这台设备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一个月以上,就说明庞教授的总体方案是完全可行的,接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这套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合成速度。”  许信诚脸上露出满意笑容道“庞教授,万教授,那接下来就辛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