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飞刃材料(2 / 3)

启动,很快,红旗l5在另外两辆红旗n501的护卫下,出了别墅区。  然后别墅区外,又有两辆警车跟了上来。  庞学林有些无可奈何,自己的安保等级好像又提升了。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金龙电池战略意义太过重大,自己又刚刚从昏迷中苏醒,国家对他个人安全的重视可想而知。  抵达碳纳米研究中心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  江大校长许信诚、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徐兴国,碳纳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长青,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材料(飞刃材料)项目组副组长万易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庞院士,我听老徐说你的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材料项目组准备今天正式开始进料实验,不介意我过来看看吧。”  许信诚笑眯眯道。  对于庞学林,许信诚如今可是信心十足,之前谁都不看好的锂空气电池项目,他都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那么筹备了一年的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材料项目呢?  要知道这个项目江大可是也投了不少钱的。  如果真的能搞出理论中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来,即使他这个外行,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将会成为世界上强度最高的超级材料。  这种碳纳米管,它的强度是钢铁的数百倍,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更重要的是,按照万易他们的说法,他们要做的是进行高密度宏量制备。  也就是说,具备了准工业化量产的能力。  就算产量不高,但是在某些关键领域,诸如高超声速飞行器,火箭、重型卫星、空间站以及载人登月等领域,都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材料如果再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在碳纳米材料领域,江大又有一门学科坐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要知道这两年随着庞学林在江大取得巨大的成功,培养并吸引了大批人才加入进来。  目前江大已经渐渐从与复旦、上交、南大、中科大这几所位于南方的顶级大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在国内,已经有了北清北,南江大的美誉。  只要庞学林一直待在江大,这样的势头持续下去,许信诚完全有信心将江大发展成中国版的麻省理工。  庞学林自然不清楚许信诚的想法,闻言笑了笑道“当然不介意了。”  接着,他又和徐兴国、李长青、万易他们寒暄了几句,便直接前往飞刃材料项目组所在的实验中心,是一栋占地面积五百平米的五层楼。  这个实验中心位于材料工程学院西边,以前是材料工程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所在地,后来新的实验大楼落成后,纳米材料研究所就搬到了新的实验大楼,这栋楼就被飞刃材料项目组征用了。  进入实验大厅,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环状结构反应黑箱,这个环状结构直径超过二十米,反应黑箱的管径也有一米多的样子,而出料口,则是一个仅头发丝大小的细口。  “庞院士,这就是你说的飞刃材料的出料口?”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米级长度的单壁碳纳米管直径只有10纳米左右,我们今天要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纤维,将由五百根米级长度单壁碳纳米管组成,预计直径达到45微米的样子,与头发丝相当。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未来我们还将制备公里级长度的飞刃材料。甚至可以将碳纳米管进行编制,制造出具有超强韧性和刚度的碳纳米管结构材料。”  许信诚笑道“行,那我们就不浪费时间了,要不现在就开始吧?”  “好!”  庞学林点点头,带着众人一同前往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已经挤满了项目组的成员,庞学林和这些人一一握手,道声辛苦后,这才宣布飞刃材料项目首次制备正式开始。  伴随着机器的启动,即使控制中心大厅内,都能感受到嗡嗡的轰鸣声。  不过反应黑箱虽然庞大,但现在只是试验阶段,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反应速度却被控制得相当缓慢。  按照项目组计算,每小时仅能生长一厘米左右的纤维,想要真正完成米级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