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 集:真相大白(1 / 4)

《清明上河图之探秘续章》

第一章:声名鹊起

在林羽的坚持下,那原本如石子投入湖面,仅泛起几圈涟漪的研究成果,如今已化作汹涌浪潮,席卷了整个京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发现,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清明上河图》中所隐藏的北宋秘密。

学府里的学者们放下了平日里钻研的书卷,围坐在一起,热烈地探讨着林羽所指出的画中细节与北宋政治、经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学家们也纷纷站了出来,他们以自己多年的学识和经验,为林羽的研究佐证,向众人强调这对于深入了解北宋那段波澜壮阔又复杂多变的历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而朝廷,在经过诸多饱学之士深入且严谨的调查和研究后,终于认可了林羽的研究成果。那庄严的朝堂之上,传旨太监用洪亮的声音宣读着旨意,宣告林羽的研究是正确的,《清明上河图》里确实藏着北宋时期关乎兴衰荣辱的重要信息。这旨意一出,仿佛给林羽的声名添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他瞬间成为了京城中备受尊敬的学者。

林羽走在京城的街道上,时常会有人认出他来,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候。曾经那个默默无闻,一心只扑在古画研究上的书生,如今已然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可林羽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头脑,他依旧身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眼神中透着一如既往的沉静与执着,每日依旧将自己关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对着《清明上河图》的临摹本,细细探寻着其中可能还未被发现的历史秘密。

苏瑶看着林羽这般模样,既心疼又敬佩,她时常会带着些精致的点心和热茶,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放在林羽的案几旁,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他一起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摸索。

第二章:新的线索

一日,林羽在反复端详画中一处集市的场景时,发现了一个极为细微的差别。以往众人在看这幅画的集市部分,都被那热闹的交易、熙攘的人群所吸引,可林羽却留意到,在一个卖布的摊位后方,有一扇半掩着的门,门里透出的光影似乎有着别样的规律。

他赶忙找来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查看,果不其然,那光影的明暗竟然隐隐构成了几个模糊的符号。林羽兴奋不已,立刻翻出之前查阅北宋相关文献的笔记,试图从中找到能解读这些符号的线索。

一连数日,林羽几乎没怎么合眼,眼睛熬得通红,可精神却越发亢奋。终于,在一本记载北宋民间暗语的古籍中,找到了与之相似的符号记载。经过一番艰难的解读,林羽发现这些符号指向的是北宋时期一个地下商会的据点所在。

这个发现让林羽意识到,《清明上河图》所隐藏的秘密远比他之前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庞大,或许这幅画不仅仅是反映北宋的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更是牵扯到了当时诸多不为人知的民间势力与经济脉络。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新发现告知了几位相熟的学者,众人听闻后皆是大为震惊,纷纷围聚到林羽的书房,一同探讨这背后可能蕴含的深意。随着交流的深入,大家越发觉得,这有可能会揭开北宋经济体系中一个被历史尘封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深入虎穴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断,林羽决定顺着线索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地下商会据点。他深知这其中的危险,可对历史真相的渴望让他义无反顾。

苏瑶知晓后,坚决要与林羽一同前往,林羽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但叮嘱她一定要紧紧跟在自己身后。他们按照线索提示,来到了京城郊外一处看似荒废的庄子前。庄子四周荒草丛生,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可林羽却从一些细微之处看出了此地的不凡,比如那看似随意堆砌的石块,实则有着一定的排列规律,应是一种暗号。

两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庄子,刚走到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