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 集风云突变(1 / 2)

第 51 集:风云突变

时间来到了北宋末年,张择端已经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大部分创作,但此时的京城局势却变得愈发紧张。金兵的威胁日益临近,朝廷内部的纷争也不断加剧。张择端在相国寺中继续完善他的画作,心中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一日,张择端听闻金兵已经攻破了边境的几座城池,百姓们纷纷逃难。他看着自己笔下繁华的汴京,心中感慨万千。此时,一位神秘的访客来到了相国寺,此人自称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告诉张择端,朝廷中有奸臣与金兵勾结,企图出卖国家。张择端听后大怒,他决定将这些丑恶的行径画入《清明上河图》中,让后人知晓这段历史。

张择端送走那神秘访客后,独自在禅房内踱步,望着那未完成的画作,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将那些黑暗之事巧妙融入其中。他深知这绝非易事,既要隐晦地展现出朝廷的腐败与勾结,又不能太过直白而惹来杀身之祸。

这几日,汴京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以往热闹的集市,如今也少了几分喧嚣,不少店铺都早早关了门,店主们或是收拾细软准备南下避难,或是忧心忡忡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局势。张择端走出相国寺,沿着熟悉的街道缓缓前行,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试图从人们的神态、街景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可用的素材。

他看到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官兵,如今却在街边懒散地坐着,对百姓的慌乱视若无睹,甚至还有些趁火打劫的迹象,强拿百姓的财物。而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外,依旧是车水马龙,似乎全然不顾城外的危机,依旧在寻欢作乐,纸醉金迷。张择端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对那些奸臣的愤恨又添几分,他决定以这些场景为蓝本,开始构思画作中的新元素。

回到相国寺后,张择端拿起画笔,在画卷的一角添上了几个官兵模样的人物,他们正围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面露凶光,而小贩则满脸惊恐,苦苦哀求着。这小小的一处改动,却仿佛给这繁华的画卷撕开了一道口子,隐隐透露出了底下的暗流涌动。

然而,张择端的举动并没有逃过有心人的眼睛。朝廷中与金兵勾结的奸臣们,早已在各处安插了眼线,监视着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当他们得知张择端在画作上动了手脚,意图揭露他们的行径时,便开始谋划着如何对付张择端。

那奸臣之首的太师府中,此刻正灯火通明。太师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听着手下的汇报,冷哼一声道:“这个张择端,好大的胆子!竟敢妄图坏我等好事,绝不能留他!”手下之人忙附和道:“大人,那可要即刻派人将他抓来,把那画毁掉?”太师却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可鲁莽行事,如今京城局势本就动荡,若贸然抓了他,恐引起那些文人墨客和百姓的不满,再生事端。派人先去警告他一番,让他知晓厉害,若他识趣停手,便罢了,如若不然,再想别的法子处置。”

很快,张择端便察觉到了身边的异样。总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在相国寺附近徘徊,时不时地朝他所在的禅房投来不善的目光。一日,他正在作画时,一名小厮模样的人闯进了禅房,趾高气昂地对他说道:“张画师,我家主人有话让我带给你,你那画作最好别再乱画些有的没的,乖乖画你的汴京繁华便是,若是不听劝,小心脑袋不保!”说罢,便扬长而去。

张择端心中明白,这是奸臣们的警告,可他又怎会就此屈服。他望着那小厮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这幅画或许就是能让后人看清这段黑暗历史的关键所在。

夜里,张择端难以入眠,他起身来到窗前,望着那月色下略显萧瑟的相国寺庭院。他想起了曾经汴京的繁华盛景,那汴河上穿梭的船只,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林立的店铺,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