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十个妇女们上门儿说媒(2 / 3)

,已经成为村里大部分姑娘心里最佳对象人选了。

没办法,谁让他气质太好,碾压了明哲和盛景等人呢。

今儿个阳光正好,村里的男丁都被慕保国叫走上工干苦力去了,所以留在村儿里的,都是搬不了石头,也挖不了水渠的女同志们。

马月红就带着三个儿媳妇儿,在枣树底下的荫凉处做着针线活。

明哲和盛景他们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带多少换洗衣裳,她们就寻思着每人给做一身儿新衣裳,好让他们换洗着穿。

“马奶奶,您要的盐和酱油,我们都给您买回来了。”

宋京等人提着买回来的东西放到厨房里。

顺手把剩下的钱放在了灶台上。

而没看见他们买吃的东西的马月红有些不乐意了:

“小京,我不是说了让你们在代销点里买些东西吃吗?”

“别看咱村儿里的代销点不大,但里面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她以为是宋梓臣等人看不上代销点里的东西。

宋梓臣一听就知道她误会了,于是偏头给了明哲一个眼神。

明哲立马懂了。

17岁的少年装的跟个半大小子似的,跳跳脱脱的跑到马月红身边,抱着她的手臂说话。

三言两语就把马月红不大高兴的脸色,给哄的高兴了起来。

盛景觉得有些辣眼睛的道:

“论哄人,咱们兄弟几个,就说明小四最会了。”

宋京和宋梓臣不置可否。

明哲从小到大淘气的很,每每都会把身边的人气得跳脚。

淘气的孩子一般都会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明哲就很幸运的成为了其中之一。

挨家法,跪祠堂,被他姐揪着耳朵追着打,都是经历过的事儿。

所谓熟能生巧。

挨的打多了,自然也就会说好听话,懂得哄人了。

慕南南是在八点多醒过来的。

慕家人六点多就吃完了饭,她错过饭点儿了两个多小时。

迷迷糊糊的自己穿戴好,然后又迷迷糊糊的被几个哥哥们照顾着洗脸刷牙,最后迷迷糊糊的被宋梓臣抱着喂饭。

慕南南眼里还带着困倦,脑子却已经清醒了。

她看了看打从她起床就围着她的一众哥哥们,觉得她可能快要被养废了。

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她真的是……喜欢极了。

用过早饭,喝完明哲给她冲的奶粉,她才打着饱嗝,问马月红:

“奶奶,四叔又不在家?”

马月红正在飞针走线,头也不抬地回道:

“嗯。”

“一大早的就出去了,到现在也没见他回来。”

“天天神神秘秘的往外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干啥见不得人的事儿。”

她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知道,自己教出来的儿子,是永远也做不了太出格的事儿。

所以明知道慕启神神秘秘经常往外偷跑的情况,她也出于母亲对孩子的信任,没有跟他当面对质过。

慕南南也明白她的口是心非。

树妈妈已经在后山待了两百多个孤独的日夜了,她得加快动作,多多挣钱,然后多多在村子里种植植物了。

只有植物多了,树妈妈吸收到的精气才能更多,恢复的也才能更快。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说话声,她抬头就看见,有不下十个村儿里的妇女们,说说笑笑的进了院儿里。

看着这么多人招呼都不打的走了过来,宋梓臣下意识的皱起了眉。

他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也不喜欢没有敲门,就进人家家里的人。

宋京倒还好些。

他怎么说也在村儿里待了两三年了,村子里互相串门,不敲门的事儿非常